DT型电子天平原理及检修
DT型电子天平可分为传感器、放大电路、A/D变换电路、显示电路,单片机及存贮器和电源等几个部分,传感器将重量转成相应电压信号,经放大后,进入A/D变换电路,转换成数字量,由单片机计算经显示器直接显示重量数字。
一、工作原理
1、传感器
DT型电子天平采用的是铝合金双孔梁式电阻应变传感器,根据不同的称量,和不同的精度,选用合适的传感器。
2、放大电路
传感器输出的信号正和负端分别接到运算放大集成电路(IC1)的正和负输入端经R1决定放大倍数,其输出端(6脚)的电压空称时,应低于IC1电源电压的一半以下,应在7.3V~6.5V之间,如高于7.5V,则A/D无法转换天平显示F――――5,满称时,6脚的电压应在低于空称电压1.5V以上,如少于1.5V压差,则无法进行校正。R1的电阻越大,IC1输出的压差也大,IC2为滤波器,输出电压应用IC1输出电压相同,这些数值可以判断传感器和IC1、IC2工作正常与否。
IC3为采样电压跟随器,如R6、R4、R5为4K、3K、1K时,IC36脚电压应是9.3V,如R6、R5、R4为2K、1K、1K时,IC36脚电压应是11.5V。
3、AD变换电路原理
AD电路采用双积分原理
首先对信号进行正向积分(注意称重信号,经放大后必须低于AD部分电源的中点电压,才能积分)。然后用一个高于中点电压的固定电压进行反向积分,用定时器计算反向积分回到原来状态的时间,此定时值即为内码值。
总之,上述这些参数,如有变化,则A/D部分,将无法工作,显示将出现F――――5即表示模拟电路故障,首先应检查传感器是否损坏,检测IC16脚电压是否正常,如不正常,则可以认为传感器已损坏。
二、操作
开机后显示“――――――”接“F――――2”~“F――――9”
若“F――――3”停下表示有键导通。
若“F――――5”停下表示AD不能开始转换。
通常传感器信号经放大后,没有低于电源中点电压。原因一般传感器不好或接错,也有可能放大电路有问题。
自检结束,显示“1”同时蜂鸣器叫一声,接着应该显示零值,若为“F――――L”表示底重太轻,或者说AD转换值太小,有可能称重不正确。常见原因传感器零位漂移。
若为“F――――H”表示称重太重,即超过量程的上限,按校准后,正常显示“C―――――”,若显示“C――――F”表示零位不稳定,需要重新开机后,再校准。
注:校准前一般需先去皮。
“C――――F”有另一种情况可能是称盘底重太重,需修理传感器。
若校准后5-6秒后不能显示重量,表示AD转换值不能达到最小限定值(校准时间不稳定时,有可能加长,校准取值时必须稳定,不稳定自动等待)。
进入计数功能,有最小限定值,达不到最小限定值不进计算状态(注用计数时,单个重量不能太小,特别是小于1g,可能采生末位不稳定)
三、故障分析
故 障
现 象
|
故 障
原 因
|
1、显示F――――5
|
1、未加称盘
|
2、传感器坏
|
3、无15V电源
|
2、显示F――――H
|
1、加载物超重
|
2、传感器坏
|
3、数字显示不稳定
|
1、传感器与导线等碰
|
2、15V输出电压不稳定
|
3、线路板原器件虚焊
|
4、晶振坏
|
5、电容漏电
|
6、传感器坏
|
7、传感器收线不良
|
8、4066损坏
|
4、天平显示F――――3
|
1、按键已导通或短路
|
5、显示缺段
|
1、单片机芯片坏
|
2、某段数码管坏
|
3、74∠S273坏
|
6、显示缺位
|
1、单片机芯片坏
|
2、某位三极管坏
|
3、数码管坏
|
7、信响器长鸣
|
1、单片机芯片坏
|
2、晶振坏
|
3、复位电容漏电(单片机9脚电解)
|
8、显示全“8”或不显示
|
1、单片机坏
|
2、晶振坏
|
9、称量显示线性不准
|
1、放大电阻选择不当
|
2、线性调试电阻选择不当
|
|